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 全国职业院校评估自评报告

2018-09-28 13:12 615 浏览

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

全国职业院校评估自评报告

 

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适应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教督办[2016]3)文件的要求,参照《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教发[2000]41号)、《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和《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根据自治区教育厅有关开展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安排,按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要求,学院加强办学条件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办学能力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水平。在对照评估指标设计的内容进行严格自评的基础上,结合学院《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有关信息,本着系统总结学院建设和发展中取得的成绩,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形成本报告。

一、办学基本情况

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91年,20064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进入国家高等学历教育序列,成为具有颁发国家承认专科学历资格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一)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

1、办学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遵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规律,以人为本,推动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学院以“修身、博学、务实、创新”为校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以教学为中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

2、办学定位。

1)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呼包鄂,面向全区及周边省份。

2)专业定位:以教育类、护理类专业为主,影视传媒类、汽车制造类、工程类、财务会计类专业为辅,多专业协调发展。

3)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从事未来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发展目标定位:到2020年,实现在校生2500人规模,硬件设施完全达到设置要求;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格调高雅的新校园,力争进入自治区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前列。

(二)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建设情况。

学院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768人,其中高职生1692人,中职生76人。

1、办学基础能力。

1)办学经费收入。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缴纳学费的收入和不定期的政府财政拨款。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比较低。

 

2015—2017年生均财政拨款如下:

年度(万元)

2015

2016

2017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146万元

年生均财政拨款

860

 

2)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学院不断改善教学、科研设备条件。2017年新增了143万元 ,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改建、扩建了医学综合实训地基、汽车实训室,新增了电钢实训室、幼儿园模拟教室。

 

2015—2017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如下:

年度(万元)

2015

2016

2017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1089.3万元

1224.2万元

1367.64万元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9054

8400

8082

 

3)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校园占地面积198亩(自有34亩、租赁校区常规使用面积164亩)。校园总建筑面积51143.75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32170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面积1508平方米。2017年生均教学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19 平方米/生。

4)信息化教学条件。学院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目前,学院已经建成了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投资20余万元完成了校园内基础网络老旧线路更换和新线路铺设工作,实现了学院网络线路的互联互通;组织人员对全院所有楼宇内信息点接口进行排查,确保全院500个信息点的正常使用;实现了校园网络百兆光纤专线接入,确保网络高速互联。 加强了标准化校园门户网站建设,设定学校主站和二级子站网站建设标准。建筑内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2017年教学用计算机212台。

2、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结构与数量。现有教职工145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占63.4%。校外兼职、兼课教师20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2人,占 34.8 %;硕士学位教师28人,占30.4%。目前生师比为16.581

2)“双师型”教师配备。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分批次进行教师进修、培训,2016-2018年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总计达 38人次,203天。“双师素质”教师5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4.3 %

3、专业人才培养。

学院设置医学技术系、教育系、汽车工程系、艺术与传媒系、中职部等8个教学系部。

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院自2015年实行“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学习理论课程、1年进行岗前综合训练及顶岗实习。2年理论学习并非单纯地学习理论,每学期都进行综合实训,让学生在实验室、模拟实训室进行技能训练,以真实工作岗位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在完成典型岗位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完成学习过程。

2)课程设置。学院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将职业岗位能力融入课程教学,突出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2017年学校共开设课程总门数为297门次,纯理论课”(A类)占总课程的43.43%;“实践+理论课”(B类)占总课程的36.7%;“纯实践课”(C类)占总课程的19.86%

3)院内外实践教学。学院有校内实践基地8个,校内实践教学工位1276个,学院积极发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目前拥有自治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呼和浩特市第四医院、鼎奇幼儿园、思德幼儿园、呼和浩特新城区幼儿园、呼和浩特市蒙族幼儿园、北京福田汽车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环城汽贸有限公司等 4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岗位覆盖学院开设的全部专业。2017-2018学年度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总学时量达到 49728人时。

4)校企合作。学院设置招生就业办负责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推动工作。2017学年学院接收企业订单数为40人,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

2017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为9.27万元。

4、学生发展。

1)招生情况。20162018年学院统招招生情况如下表。

2016-2018年学校统招招生情况表

年度

2016

2017

2018

计划招生数

600

600

600

实际招生数

548

565

568

完成比例

91%

94%

95%

 

2)就业情况。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0%以上。

 

 

2016-2018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表

年度

2016

2017

2018

毕业生数

241

255

524

直接就业数

233

244

506

直接就业率

97%

96%

97%

 

3)毕业生资格证书获取。学院坚持“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学习多种职业技能,实现一专多能,拓展就业渠道。

2016-2018年毕业生取得资格证书情况表

年度

2016

2017

2018

毕业生数

241

255

524

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数

180

188

385

毕业生双证获取率

75%

73%

73%

 

5、社会服务能力。

1)专业设置。设有护理、学前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会计与审计等20个高职专业。

学院重点专业2个:护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院特色专业1个: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学院坚持适度发展的原则,专业设置契合自治区及呼包鄂经济圈周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发展的需求。

2)专业点学生分布。2017年度,护理专业在校生共计761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5%;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542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2%;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在校生10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校生共99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其他各专业在校生共计19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1%

 

3)毕业生服务能力。学院积极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呼包鄂经济圈的建设输送高技能人才。

2016-2018年毕业生分布情况表

年度

2016

2017

2018

毕业生数

241

255

524

当地就业数

83

113

189

中小微及基层就业数

199

203

367

4)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由于民办院校存在某些局限,我院尚无政府购买服务。

5)技术服务到款额。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学院汽车工程系向呼和浩特胜发汽车维修中心进行技术服务支持,技术服务项目为:解决大众宝来1.8T01M自动变速器打滑故障,应用分解自动变速器,更换K1档离合器,更换离合器液压油缸,排出了故障,解决了以前的更换变速器总成,节省了大量的成本。2017横向科研服务到款额为7.2万元。

纵向科研到款额。20163月成立运动装备研发中心,主要研发水陆两栖气垫船。目前研发成功带有刹车、倒车的新型气垫船,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申请了国家专利。样船已投入运行,已销售到辽宁省利合气垫船有限公司。2017年纵向科研到款额12万元。

二、近年来办学取得的成效

(一)努力适应社会需求,积极调整专业设置。

1、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

学院成立了由学院领导、企业专家、各专业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学院各专业的开发设置调研、指导和评议工作。几年来,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精神,分别对呼包鄂地区等近百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考察调研,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前提,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紧跟自治区经济发展步伐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专业调整,逐步增设了护理、学前教育、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8个新专业,同时,将应用电子技术、煤炭开采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生源匮乏或就业困难的专业停止招生。

2、加强重点、特色专业建设。

学院制定了《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专业建设五年规划(20162020)》,努力建设一批重点、特色专业,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其它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初步建成护理、学前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4个院级重点、特色专业,初步形成了以重点、特色专业为龙头,以相关专业为支撑的4个专业群。

重点专业的建设发挥了示范性作用,推动了学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以护理专业为例,该专业在建设中努力做到:培养目标与单位用人标准相一致,教学计划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让学生通过校内实训模拟演练、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获得最为直接、有效的职业岗位经验,完成从学校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从模拟岗位到实际岗位的对接。为了建设专业。2015年至2017年学院单独建设了医学综合实训基地和艺术教育实训中心。

特色专业的建设使学院的专业建设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品牌,在2010年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被学院确定为特色专业,投入了85万元进行专业建设,建成集编、导、演、摄制、采集、剪辑、发布等功能齐全自治区唯一的影视多媒体实训基地,在此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继续投入25.8万元进行专业建设,目前已与内蒙古电视台等12家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毕业生供不应求。

(二)科学设计,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1、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建设从职业岗位调研切入,根据岗位任职对毕业生人文素质、基础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的要求,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和充实课程教学内容。

1)根据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技能。在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参照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提高技能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的符合度。

2)着眼专业课程建设,积极开发特色教材。大力支持各系、部根据专业需要,以最新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规程为依据,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 “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特色教材的编写、开发。近年来共编著实训指导教材12部。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1) 应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教学多媒体技术。利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深度整合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许多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以学生需求、兴趣为导向,以学习者体验为核心,教师通过优化“互联网+教育”能够对学习者的倾向、兴趣、能力、目标等进行分析,使学习过程更为有效。学院设有实习实训中心,组建了校园网,装备了62间多媒体教室,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师中加以普及,举办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组织了观摩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被教师们广泛使用。

2) 根据专业课特点,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依托73个校内实训室,强化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护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在模拟病房中、急救实训室、操作室、妇科实训室等实训室中,直接操作实训项目,让学生最实操的掌握课程内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汽车实训车间能够熟练掌握基础和专业的操作技能,在实践中,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汽车实务操作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积极探索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

坚持以能力考核为主,各专业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采取了如闭卷、开卷、现场操作、作品、大作业、创新创业的项目方案、项目实验、自主创业、毕业设计及答辩等方式或几种方式综合运用的校内考核方法,企业鉴定、实习报告、实习指导教师评价的校外成绩评定,逐步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岗、课、证”相结合、校内外考评相结合的多样化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顶岗实习”和“双证书”制度

1、根据岗位任职要求构建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学院根据培养高素质技能专门人才的定位,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各专业的岗位工作技能要求,结合学院自身条件,实践教学课程已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2、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学院根据岗位职业要求,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国家职业标准的内容逐步融合到课程学习中,突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也为职业技能鉴定打下良好的基础,毕业生的双证通过率为75%左右。

3、认真落实顶岗实习。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高职院校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不少于半年的要求,我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院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的前两年基本完成该专业的理论教学和相应实践教学,第三学年即赴校外实习单位顶岗实习。为了切实做好一年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制定了《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顶岗实习实施细则》,形成了顶岗实习的四层框架体系。确保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管理不断线,及时收集用人单位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反馈建议和要求。并通过顶岗实习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实现实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近三年毕业生顶岗实习率为100%,顶岗实习就业率90%以上。

4、抓好实践教学关键环节,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学院把实验、实训、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纳入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当中,学院各专业实践类教学课时平均占总学时数的56.5%。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实习环节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等管理文件,强化实习期间辅导员和实习指导教师“双负责制”、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双导师制 ”,确保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管理不断线,及时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的各种问题。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稳定教师队伍,形成教学团队。

学院制定了《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外聘教师聘任实施办法》,规定了签约年限、指标、奖惩、双方职责等,对签约超过一年的教师,认定为专任教师,实行优先聘用,优劳优酬,使得专任教师队伍能够稳定规模,围绕专业建设逐步形成较强的教学团队。

2、强化政策激励,增强教师队伍活力。

建立教师奖励制度,严格考核教师的教学行为,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两年来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总体满意率平均在90分以上。2013年以来,我院教师发表的论文共72篇,其中获奖6篇;编写实习实训教材7部;先后有5位教师获得全区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及其他奖项。

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为打造一支富有职业特点的“双师素质”和“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学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近年来,共派出15名专任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聘请了29名企事业一线的专家、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目前,学院兼职教师与担任BC类课程的专任教师比例已达到52.94%,实现了教师队伍结构由单一型向专兼结合型的转变。

4、提升师德建设水平,着力打造名师队伍

学院把师德建设放在第一位,教师是“人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教育原则贯彻始终。制订了《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师资建设五年规划(20162020)》,已经培养了4名专业带头人,3名院级教学名师。通过开展岗位技能比赛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打造了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的教师队伍。

5、规范教学管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学院先后出台并实施了56项教学管理制度,使得各项教学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平稳。建立了由学院教务处、各部系、学生信息员为主体的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督导、反馈、示范、讲座等方式,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邀请了德育工作者为学生作精彩的德育讲座,把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经常化。

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设立思政课教研部。在“两课”教学过程中,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采取“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演讲、活动课、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各专业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代礼仪等通识类课程,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

2、学生管理“严中有爱”,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关爱在先,严格管理”是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最大特点。学院通过“院长信箱”、举行学生座谈会等形式,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学生来信和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建立了校园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同时,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网上专栏,积极开展各种心理咨询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奖助学金政策,重视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学生工作,建立和健全了奖励资助体系,确保把党和国家的关怀落实到学生身上。学院开展了贫困大学生的绿色通道,几年来,为贫困大学生减免学费10.8万元;为解决物价临时上涨向学生食堂和经营网点补充经费5.78万元;设立了专项奖学金制度,奖励经费5.01万元;同时,还设立了勤工俭学岗位,为学生发放岗位补助4.2万元,累计25.79万元。

将育人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劳动让学生既受到了劳动锻炼也培养了热爱学院的情感;组织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勤工助学、青年志愿者等活动,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都为学生适应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3、实行辅导员负责制,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按照1150的标准配齐、配好辅导员,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管理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学生管理实行辅导员负责制。学院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召开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辅导员始终坚持“8小时工作制,24小时负责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重视“双创”教育,促进学生就业。

学院紧紧围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优化就业环境,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这一就业工作主线,通过完善机制、全员动员、落实责任制和实施“一把手”工程等做法,千方百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1、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

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学院为统领、招生就业处为核心、系部组织的完整的就业工作体系。

2、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工作小组,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的建设,认真筹划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建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来丰富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课堂。

3、全员参与就业工作

贯彻落实学院制定的《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方案》,教职工积极参与学生就业工作,建立激励机制,表彰奖励对就业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以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

4、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选派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具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来讲授《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课程;邀请行业企业家,创业成功者,风险投资人来进行就业、创业指导讲座和就业、创业形势报告,对学生进行择业、就业、创业教育,增强求职意识,调整求职心态,提高求职技能。学院每年举行大学生创业大赛,使每一位毕业生都做好了自己的职业规划,结合每年组织的校园就业招聘会,实现了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一站式服务。

5、建设就业基地

坚持校企结合、专业对接行业办学,实现人才供需的“无缝对接”。学院与140多家企业达成协议,41个企业作为顶岗实习基地。通过“走出去”开辟新的就业基地并推荐毕业生,“请进来”举办就业招聘会等措施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学院创新研发中心正在研发的“气垫船”项目,在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三、2016年评估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及下一步整改任务。

(一)2016年评估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1、关于在校生低于2000人问题。

2013-2015年,教育厅下达我院的年招生计划为660人,2016年至今,教育厅下达我院的年招生计划降为600人。因此,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无法达到2000人的规模。

2、关于生师比大于201问题。

2013-2015年,学院在校生数仅有1203人,专业相对集中,各专业招生数量较低,导致专任教师人数减少。自2015年起,学院新增了护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等,随着专业的增加,专任教师逐年递增,截止至2017年底,我院有在校生1692人,学院折合教师总数为109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兼职教师29人,生师比为15.51。已符合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的高职(专科)院校生师比合格的最低标准不超过181的标准。

3、关于专任教师不足70人问题。

2013-2015年,学院在校生数仅有1203人,各专业招生数量较低,导致专任教师人数减少。自2015年起,学院新增了护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等,随着专业的增加,专任教师逐年递增,截止至2017年底,学院专任教师已达到94人。已符合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规定,专任教师不少于70人。

4、关于双师型教师比例小于35%问题。

2013-2015年,学院在校生数仅有1203人,各专业招生数量较低,导致专任教师人数减少。自2015年起,学院新增了护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等,随着专业的增加,专任教师逐年递增,截止至2017年底,学院专任教师已达到94人,其中,双师型素质专任教师为47人,占专任教师的50%。已符合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规定,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不少于35人。

5、关于存在专业点无专任教师的情况问题。

2015年,我院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无在校生,原因是根据教育部专科专业调整情况,删除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改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故无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专任教师。从2016年起,招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增加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专任教师。截止2017年底,我院不存在专业点无专任教师的情况。

(六)关于2013-2015三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低于5万元问题。

2017横向科研服务到款额为7.2万元。

(七)关于2013-2015三年纵向科研到款额低于5万元问题。

2017年纵向科研到款额12万元。

(二)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学院在回顾近几年的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中,在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人才培养的部分环节上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对高职教育理论的理解学习需进一步加深。

一是学习、研究不够。观念转变和更新需要经历一个渐变的过程,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建立也需要时间的磨合。从主观上讲对高职教育理论、政策的学习、研究还停留在表层上,对许多文件精神实质把握不够。

二是近年来国家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已从规模扩张期转入质量提高期,随之高职教育理念也在更新。我们学习、研究的步伐落后于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和高职教育理念更新的速度。

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深化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加强高职教育理论、政策的学习,特别是加强对《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国教督办[2016]3号)文件的学习,切实领会其精神实质,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和内部研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取长补短,学以致用。二是勇于实践,加快观念转变和更新的进程。要以重点、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以专业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体,坚持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原则,缩短观念转变和更新的时间和进程。

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教职工待遇偏低,导致紧缺人才、优秀人才的引进比较困难。同时,由于工资待遇偏低,给现有骨干教师队伍的稳定工作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是师资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培训和对外交流不够。

三是我院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均确立了专业教学带头人,但由于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专业教师因学历、职称和水平等原因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专业教学团队的数量不足,整体实力不强,对高职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把握也参差不齐,团队精神有待进一步培育,团队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整改措施: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对民办院校教师身份认定、职称评聘的政策,加大对教师队伍结构调整和教师职业素质提高工作的力度,按照“专兼结合,提高兼职比例,加强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培养”的建设思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二是积极争取对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数额,努力申请与公办院校持平,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经费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建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制度,并逐年加大投入。通过教学培训和对外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技能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到行业、企业一线实践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对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提高这部分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和实际教学能力;重视并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3、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需尽快提升。

一是学院举办高职教育以来,新的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原有的教学管理机制发生碰撞,受非高职教育观念影响较深,管理人员观念不能及时更新。

二是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人员少,岗位业务培训少,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整改措施:一是根据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制度,适当增设教学管理岗位,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二是强化管理人才培养,加大考核力度,增强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管理人才。 

今后,学院要以国家开展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为契机,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把学院建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力争进入自治区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前列,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分享:
最新消息
  • 媒体技术系学生实地参观影视动画公司
    ‌媒体技术系学生实地参观影视动画公司5月15日上午,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媒体技术系辅导员白如玉带领22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15名学生,赴内蒙古边缘竞界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参观与考察,旨在为后续顶岗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内蒙古边缘竞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的带领下,我系一行人先后参观了产业孵化器内的虚拟摄影棚、直播间、教学基地及设备、学员作品、合作企业等。
  • 医学技术系开展“我为同学办实事”校园义诊活动
    ‌医学技术系开展“我为同学办实事”校园义诊活动5月12日,正值第113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为将节日活动与服务精神紧密融入日常学习实践活动,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专门举办了“我为同学做实事”校园义诊活动,这不仅是对护理职业精神的崇高致敬,也是对广大师生健康需求的积极响应。护理专业的学生们主动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利用所学医学知识和技能,力所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关爱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关爱学生健康成长——教育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教育系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深入贯彻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精神,5月份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旨在关注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该系从五一劳动节后收心教育入手,集中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筛查与深入了解,采取个别深度访谈与小组座谈研讨
联系方式
  • 0471-2315188
  • 0471-2315288
  • 院长信箱:nhyhtq@188.com